十九大精神在基层⑩“咱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敞亮”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12-08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咱农民最关心的就是农村、土地事情,村民们观看学习十九大报告后,尤其对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反响热烈,都觉得跟着党的政策走,才能又好又快富起来,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广,咱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敞亮。”准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支书田勋世道出了村民们对十九大报告的赞同和憧憬。

  巴润哈岱村位于薛家湾镇西13公里处,属城郊结合部。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059户2340人,常住人口573户1260人,耕地面积8400亩。近年来,在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充分发挥立地优势,以合作社带动引领,发展多种形式经营,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使乡村旅游与特色种植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两大支柱产业。目前,该村已整合土地6000亩,有大型农业合作社2个,养殖场15处,种植黄芪(药材)800亩、花卉300亩、观赏油菜花和向日葵300亩;栽植果树150亩;建成15座蒙古包蒙古风情园1处;垂钓中心3处;登山石梯工程兼观望台1处。“今年,我们村集体收入11万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4500元,其中来自旅游和特色种植的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70%以上。”田勋世满脸喜色地说:“尤其我们黄芪种植很有前途。因为我们村有个黄芪种植大户叫马掌胜,他既提供优质种苗,又有销售渠道,这两年跟上他种黄芪的村民都挣了钱。”

  来到马掌胜家,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二层“豪宅”让记者咂舌,这是一个农民的住宅吗?马掌胜家中甚是热闹,七八位村民正笑着数着手里大把的“钞票”。一问方知,这些都是种植户在结算黄芪收购款。“由于黄芪一年一倒茬,我今年只种了一亩,纯收入3000多元。比种玉米强多了,一亩收入顶玉米3倍。而且种苗、化肥等都由合作社先垫付款提供给我们,秋后再从收购款中扣除,省钱、省心。今天是我们的丰收日。”黄芪种植户张二仁数着钱高兴地说。

  1972年入党的马掌胜老人满心欢喜地把我们迎进他宽敞的会客厅,坐下后老人介绍说:“我的二儿子在北京做药材生意,这方面他有经验和市场。听他的前几年我自己种黄芪挣了些钱,就想着再扩大规模让乡亲们都挣些钱。于是就成立了这个源园种养殖合作社,现在有20户社员,交给大儿子马彪管理。”“在他的带动下,不光我们村种,周边好多村现在也在种黄芪。”田勋世插话说。马掌胜接着说:“这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好政策,作为一名农村老党员我替我们的农民高兴、叫好。”马彪接着父亲的话说:“现在我们合作社和种植规模属于起步阶段,不够强、不够大,有些村民的观念还没转过来,有了十九大这些好政策,我有信心把我们的产业做大、做好,带动乡亲们过上更富足的好日子。”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觉得这就是为我们村量身定做的。”田勋世又有了自己的盘算:“过两天,我准备组织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商量把特色种植规模再扩大一些。同时,我们还计划建设光伏发电厂1处,新建儿童游乐园1处,将油菜花、向日葵旅游观光地重新打造成薰衣草、马鞭草花卉婚纱摄影基地。这样,我们村就真正成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美丽乡村了。”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鄂尔多斯市信访局    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市信访局    电话:0477——8580865    Email:35141669@qq.com    蒙ICP备19004248号-1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1506000145     地址:鄂尔多斯市联合接访中心    邮编:017000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